北宋建國後,由於自始至終北方與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威脅

未曾間斷(契丹、西夏、女真接踵而興),而政府卻又因安內的

考量不得不採行重文輕武的國策。在這種矛盾的情下,既不願亦

無法堷養出有特殊領導能力的軍事人才,自然亦大為削弱北宋軍

隊的作戰實力。為了彌補上述缺陷,只有在兵員的增加與武器的

精益求精方面下工夫。因此,自太祖初即位,即以「魏丕為作坊

副使」,負責軍器的監製與改良工作,開始大力推動武器的製作

與改良工作。而魏丕為一精於設計的機械人才,据《玉海》記載

他所創製的戎器「無不精致」,原先射程只有七百步的床子弩,

經過他改良後射程「增至千步」。在他的領導下,北宋的武器改

良有了好的開始,也奠定了火藥被大量用於武器製作方面的環境

因素。至開寶九年(976)三月,魏丕奉命出任代州剌史,但仍兼領

作坊使的工作,太祖並下令「作坊所造兵器每旬(十日)一進(

呈),上親閱之,列五庫以貯焉。」九月,又下詔將作坊擴大為

南北兩大製造,大量製造鎧甲刀等兵器。不久再增置弓弩院專造

弓弩箭鏃,以及南北二造箭庫,大量製造弓箭。由於早在六年前

兵部令史馮繼昇即曾向朝廷奉獻「火箭」,故而此時所製弓箭中

或許已有上附火藥的火箭。唯据史書所載太祖在滅南唐(開寶八

年,975)及太宗在滅北漢(太平興國四年,979)的重要軍事行

動中,未見火藥武器之使用。而在太宗三次對契丹人用兵之記錄

中,亦未出現使用有炸傷力的火藥武器的記載。因此推知,在太

祖時期出現的火藥武器,在太宗時可能尚未被重視。直到真宗即

位初期,一則因君臣頗為勵精圖治,於國防建設十分關心;再則

自太宗歧溝關之役宋師慘敗後,引來了契丹人連年不斷的入寇,

無論是地方政府或邊境軍民皆深受其害。故而激起了軍民強烈的

的抗敵意識,大家皆勇於貢獻一己之力以加強國防力量。不斷的

有各階層人士向朝廷輸納新式改良武器:如

咸平元年六月,御前忠佐石歸宋獻大羽弩箭,箭裁尺餘而所淚甚遠,中鎧則簳去而鏃存,牢不可拔。三年四月,神騎副兵馬使焦偓獻盤鐵槊,重十五斤,令偓試之,馬上往復如飛。

八月,神衛水軍隊長唐福獻所製火箭、火毬、火蒺藜。

先是,相國寺僧法山,本洺州人,其族百口,悉為戎人所掠。至是,願還俗,隸軍伍以效死力,且獻鐵輪撥,渾重三十三斤,首尾有刃,為馬上格戰具。

五年,知寧化軍劉永錫製手砲以獻,詔沿邊造之以充用。

五年九月戊午,石普言能發火毬、火箭,上召至崇政殿試之,輔臣同觀。

  在上述新造武器中,唐福所獻之火箭、火毬、火蒺藜,石

普所發之火毬、火箭,皆為利用火藥以傷敵的火藥武器。而此

有炸傷力的火藥武器在景德元年(1004)的對遼之役中開始發揮

破敵的功效。如該年十一月,在宋師天雄軍被遼大軍圍困時,

幸賴宋將孫全照所訓練的弓弩手以能射穿鐵甲的火箭破敵而使

天雄軍不致全軍覆沒,見《續資治通鑑長編》記其經過曰:

景德元年……十一月……天雄軍聞遼師將至,闔城惶遽,王欽若與諸將議分守諸門……既而莫肯守北門者,乃以命(孫)全照……全照素教畜弩手,射人 馬,洞徹重甲(能洞徹重甲,以當時的弩箭性能而言,非火箭莫屬),隨所指麾應用無常。於是大開北門下弔橋以待之,遼師……遂南攻德清軍,欽若聞之遣將率精兵追擊,伏兵起斷其後,天雄兵不能進退,全照請於欽若曰:若亡此兵是亡天雄也,北門不足守,全照請救之,乃引麾下出南門力戰,傷遼伏兵甚眾,天雄兵乃復還,存者什三四。

  而澶州之役宋師床子弩所發射致遼統帥達蘭於死的箭,亦極可能是上附火藥的藥箭,見《續資治通鑑長編》記曰:

景德元年冬十月……契丹既陷德清,是日,率眾抵澶州北直犯大陣,圍合三面,輕騎由西北隅突進。李繼隆等整軍成列以禦之,分伏勁弩控扼要害。其統軍順國王達蘭有機勇,所將皆精銳,方為先鋒,異其旗,躬出督戰,威虎軍頭張壞守床子弩,弩潛發,達蘭中額頭,其徒數十輩競前輿曳至寨,是夜,達蘭死,敵大挫。

由於力主侵宋的契丹統師為宋所傷,增加了宋軍的氣勢,才有真宗親赴前線勞軍之舉,奠定了和談的基礎,給宋、遼間帶來了長時間的和平。此一戰役的結果,使北宋朝野深深體會到武器精良甚至勝過千萬雄師。因此,澶淵之盟(1104)後,雖然國境長期無大戰事,而真宗及繼位的仁宗對兵器的改良仍然極為重視與鼓勵。如天禧四年(1020,澶淵之盟後十六年)四月,詔「南作坊之西偏為弓弩造箭院」增加弓弩箭鏃的製作數量,「諸州有作院,歲造弓弩箭、韌、甲冑、箭鏃等凡六百二十餘萬。又別造諸兵幕甲袋釭敳鍋鍬鑠斧等謂之什器,凡諸器械列五庫以貯之」。仁宗時為了讓各級政府及統兵官了解歷朝歷代名將所常的戰陣戰術,以及當時所擁有的各種武器及其製法,更特命大臣丁度、曾公亮負責搜集資料,編成專書,此書即為《武經總要》。書成後並下令頒行各州軍監為研習之用。此書以今日水準而言雖然內容不盡充實完美,但卻為較完整保存北宋軍知識與武器製作技術的一本代表作品。全書共有四十卷,分前後兩集,前集敘制度十五卷,邊防五卷。後集敘歷代戰爭故事十五卷、占候五卷。其中前集卷十二攻城,卷十三器圖兩卷中,圖繪了當時常見的攻防用各種武器並詳述其製作與使用法,此中即包括了類似今日黑色火藥配方及各式使用火藥的武器,為今日所存唯一較完整介紹北宋時期火藥及火藥武器發展內容的專書,彌足珍貴。

  另一方面,由於朝廷之重視武備,遂使地方官吏獻改良武器者亦先後多人,如《宋史》所記者即:

慶曆元年,知并州楊偕遣陽曲縣主簿楊拯獻龍虎八陣圖及所製神盾、劈陣刀、手刀、鐵連槌、鐵簡,且言龍虎八陣圖有奇有正,有進有止,遠則射,近則擊以刀盾。彼蕃騎雖眾,見神盾之異,必遽奔潰,然後以驍騎來擊,無不勝者……帝閱于崇政殿,降詔獎論。

皇祐元年,御崇政殿閱知灃州供備庫副使宋守信所獻衝陣無敵流星弩,拒馬,皮竹牌、火鐮石火綱三刃、黑漆順水山字鐵甲、野戰拒馬刀弩、砦腳車、衝陣劍輪無敵車,大風翎弩箭八種。

四年,河北、陝西都總管司,郭諮所造獨衝陣無敵流星弩,可以備軍陣之用。詔弓弩院如樣製之。

(皇祐)五年,荊南兵馬鈐轄王上臨陣槍。

  神宗即位,力圖振興國勢,朝野一心變法圖強。在新法中,強兵為主要項目之一。因此,在即位之初的熙寧元年(1068)十二月,就有內副都知張若水進呈百姓李宏所設計製造,殺傷力十分強大的新式武器「神臂弓」。也因為張若水對新式武器之關心與研究為神宗所重視,乃命張若水負責弓弩製作與改良工作,並將其過程編輯成書共一百十卷。為了大力推動兵器之製作與改良工作,神宗又於熙寧六年正式成立專責機構「軍器監」,負責所有有關兵器製作改良事宜,並於各兵器原料如木材銅鐵等出產地區設置都作院,就地生產。為了鼓勵全民參與軍器之研究與改良,特下詔命「凡知軍器利害者,聽詣監(軍器監)陳述」,凡經試驗結困效果良好的利器必定頒其製作格式於各地都作院,依式製作以給各地駐軍使用。在政府強力的推動下,北宋的兵器製作技術至神宗以後有了大幅度的進步,其中尤其以水陸攻防皆宜,且能將殺傷力特強的火藥武器射至敵方的弓箭進步幅度最為可觀。 由於弓弩性能之日益精良,已成為宋代對外攻防的主要武器,因此它所用的箭鏃,其製作與改良亦成為朝野所一致重視的大事。在改良方面,神宗時已研發出狼牙箭、鴨觜箭、出尖四楞、插刃鑿子等四種新而效力獨特皆可附裝火藥的箭型,令各地兵工廠大量製作以送軍中使用。在數量方面,据《宋史》所載,僅在元豐六年(1083)下詔頒賜西北蘭會路一地的火藥火箭即多達二十五萬隻之多,其他可想而知。這種大量製造火藥火箭的事實對宋代中期火藥配方與火藥武器的發展與普及有著很大的幫助,惜因存世資料有限,無法做更進一步的證實。然而,火藥武器在南宋初期抗金戰役中卻發揮了十分強大的殺敵功能:如采石磯戰役中,宋朝大將虞允文利用火藥火毬(又名霹靂砲)擊敗金兵,以及南宋中期先後出現了新式而效力更強大的火藥武器,如可發射火藥子窠的突火槍及以鐵為外皮的鐵火炮等事實,似乎證明上述的推論應是合理的。

                                                                              看完了!回到首頁